探病記II - 竹東小鎮 (中學生日記)

原本預計早上去醫院,他忽然又說下午去吧,早上人多應該錯開來。
千萬不可,我說。根據我過往住院經驗,最害怕探病的人輪番上陣,住院的病患除了醫生護士會隨時叫醒檢查,加上家屬去探望總要招呼應對,根本無法休息。其實生病後如果能充分睡好幾乎就好一半了。

我們到的時候接近中午,他的媽媽和弟媳一家人已經陪伴一會兒了,看護說爸爸整夜沒睡到現在,爸爸說床太熱睡不著,貼心的弟弟立刻請大哥從家裡拿涼蓆來。然後請我們等大哥來,他們就先離開了。看護整夜幾乎也都沒睡,昨夜每半小時就要換點滴沖洗傷口,我向她感謝,她雖然疲憊,仍是打起精神說沒事沒事,說家屬才辛苦。
果然他爸爸還是想撐著陪我們一下,他是唯一住在東部的孩子,兄弟姊妹不是住在家或樓上就是附近,他與父親說話的機會也不多。我們也就安靜地坐著,我們安靜地坐著,多麼安靜的一家人,過了許久,父親開口問一句,他答一句,然後就靜默,繼續安靜地坐著。我偷偷放了小聲的靈氣音樂,然後靜下來,看到他爸爸眼睛閉上,呼吸深沈,哈,終於放鬆了。我們也跟著閉目一下,不到十分鐘,看護將他搖醒要吃飯吃藥了... 爸爸說你們也快去吃飯吧。

隔壁也是差不多年紀的老先生同天動手術在休息,他的太太時不時放出youtube的影片蠻大聲的,而男友和家人也沒有起什麼反應。

我們覺得坐在那裡,看護也不能休息,就決定先離開黃昏再回來。這時在門口一位高中男生慢慢走進來,後方的媽媽用力地一把將他推開說走開啦,然後大步走向隔壁病床,感覺是準備來吵架的氣勢。男孩不知如何是好低者頭跟著進來,後面還有妹妹和爸爸一家人來看阿公。就在要離去時聽見這樣的對話。

女兒:爸,我們來看你了,怎麼樣還好嗎?
坐在一旁的媽:本來不想排在這天動手術,我本來這時候要出國玩,可是醫生的時間...只好這個時候...
生氣的女兒:是爸動手術還是你動手術?你以為你最大,什麼都要配合你嗎...完全不考慮病人,你有沒有搞錯啊... !#@1#%


其實生氣的女兒來之前沒看到,雖然她爸爸動手術,但和媽媽心情還不錯,兩人還一起看片哼著歌呢,不過感覺爸爸媽媽也習慣了,沒怎麼受她影響。

*******

有了整個下午的時間,立即召喚了嫁到竹北的G同學一起遊竹東。這個G同學是從台北到英國到新竹,近30年都未曾失聯的好友,我們一相聚就會搞笑亂鬧像小孩子。G同學招待我們吃西餐,他們兩位都是老師,G同學的爸爸也剛從醫院維修出來,我們都有同樣疲累的神情,一下話匣子也就打開了。男友說要回去竹東高中母校看看,在 google map 搜尋時看到蕭如松藝術園區,他驚喜地說那是我的高中美術老師,那我們一定要去看看。
 
他興奮到買票時就跟售票人員說自己是蕭如松的門生,真不像平日的他,結果我們拿到了團體票價。園區是把以前蕭老師的日式宿舍改成展場,一邊看著蕭如松的畫,一邊聽他描述老師怎麼教他們的細節,完全符合畫作旁邊對這位老師的文字說明,感覺這個展覽更立體了,我真的很訝異他能記得這麼多細節,也看出他繪畫的天賦是被一位嚴謹的老師啟蒙和訓練過的,趁他很仔細地觀賞著畫和紀念品時,我們早就坐到戶外的石頭上去girl's talk 了。



 
 


下一站竹東高中,當他站在母校大門口拍照時,他的臉上洋溢著回家的幸福笑容,在大門口就看到旁邊有往上的汽車坡道,而中間兩條白色長長的階梯,五十階左右吧,直通一樓教室,我忽然對於他中年騎單車登山的腿力仍如此強大有了原來如此的瞭解,果然苦行要趁早趁年少。如果我高中時每天都要爬這些樓梯好幾回,可能我也會是爬坡好手。

 

爬上長長的石階後,我們先去看操場,天下操場都長得一樣,但是吸引我的是操場旁的大樹。真的好大啊!要去教室還要再上一層階梯,當G同學一直回頭搞笑,我卻感覺到整個氣場改變了,當然不是因為她搞笑,而是有一種清涼如進寺廟的氛圍,我看到眼前的大樹"們",被震懾住了。我以前念的景美高中,印象中只有一排很高的椰子樹,而這裡的樹群有樟樹,鳳凰樹,好像還有橡膠樹...等等,都十分巨大。從這一層可以看到上方那層的鳳凰樹像一隻大手可以罩住一半的教室。



他一面找尋以前的教室,一面說他不記得有這麼大這麼多的樹... 我想經過三十多年,樹也是會長很大的,當我們再走到上一層,走到那棵鳳凰巨樹面前,我才驚奇地確定這是我看過最大的鳳凰樹。這裡的樹上都有寄生植物,我還一度以為他們生病了,傳訊問樹老師才知道是寄生植物。但是看到他們的根被層層水泥覆蓋又在坡地上,不免擔心。不過他們畢竟是比我有智慧的樹人們,有神眷顧,一定安好。

 





當我們走下長長的階梯時,G同學說如果她念這裡,每天一定會滾下樓,她說她走平路都會摔跤,更何況是樓梯。我想我也是,念中學時早上常常頭暈暈倒在路旁,我想像我們兩個每天滾下階梯的畫面... 只有他輕快地跳上跳下...好好笑。

離開竹東高中後,我們就像下課的學生遊蕩在竹東的街上,明明已經走回車子附近,大家卻不想這麼早結束,我堅持要吃個甜點什麼,平日對吃很有主見的他也變得依依啊啊,G同學帶我們去了一家老字號藍星冰果店,本來沒人想吃冰,一看到冰果店,就回到學生時代,每人點一盤大得嚇死人的冰猛吃起來,而G同學則是喝著黃昏的拿鐵。這幾個小時,三位中年人完全回到學生無憂閒晃的狀態(也不用擔心考試做作業),內在小屁孩就是這樣吧,依依不捨說再見。



*******************

再趕回醫院看看他父親,他的弟弟一家人和媽媽早上來過,哥哥和小孩中午來過了。父親吃過飯,他推父親去看電視,電視本來播放著父親愛看的客家山歌,這裡可能百分之九十都是客家人吧,客家節目結束,這裡坐了幾位70-80歲的老年病人,感到大家其實也沒在看,只是不想躺在病房,即使每人說話聽著電視聲也好。忽然來了一位60出頭的活潑男病患和幾位親屬朋友,一看就知道是有在健身運動型的,他們開始熱烈地討論如何補充蛋白質,吃紅肉,喝紅酒,還要怎麼吃營養品加上怎麼怎麼運動,大家熱情鼓勵這位大哥,可能是老闆。
他爸爸有些累了,就說要回房間休息了。




我們兩個安安靜靜地退出醫院,天色已暗,開了一段山路回家,他安靜地陪媽媽看了電視,吃了2-3碗飯後,我們又安靜地開車上台北了。

安靜不吵鬧真好~

回憶自己高中時候,父母正是現在自己的年紀,正是步入中年辛苦的階段,而我們也是成長叛逆的階段,想做自己相抵抗大人,內在的衝突和外在的衝突都很多,感恩我們能平安走過來,平安地讓自己內在衝突越來越少,父母都像大樹一樣,他們活著的歲月累積了紮根的智慧,我們要禮敬學習,繼續成長,安安靜靜地~